(相关资料图)
高质量发展对知识产权的更高水平创造、更高效益运用提出迫切要求。过去一年,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有何进展?
在4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称,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4.3万亿元(2021年值),同比增长17.9%,占GDP比重达到12.44%。
随着我国科技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知识产权接下来如何服务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申长雨说,我国知识产权从审查授权、依法保护、成果转化、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对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包括促进知识产权创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化专利导航决策支撑、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等。
比如,针对创新主体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需要,提供优先审查、集中审查、延迟审查等服务,提升专利布局的质量和效率。围绕芯片、新能源、生物医药、种业等技术领域,面向中央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选派知识产权专员,近距离服务科技创新全过程。
培育26家专利导航工程支撑服务机构,布局建设104家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围绕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组织开展专利深度挖掘分析,研判产业链风险,建设芯片、稀土等13个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寻找技术突破口、优化技术研发方案提供方向指导。
在知识产权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近年来我国也在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尤其是2018年以来,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律修订和政策制定工作已加速推进。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下一步我国将如何统筹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工作?
申长雨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推动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促进专利开放许可、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等新修改内容实施,积极推进实用新型制度改革,做好我国加入海牙协定后的审查管理,全面融入全球外观设计体系。二是加快新一轮商标法的修改论证,着力解决商标领域恶意抢注、大量囤积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是修改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适应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需要,助力芯片产业做大做强,服务数字经济更好发展。四是加快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协调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和商标保护两种模式,制定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实施方案,实现地理标志认定统一入口、统一出口,更好发挥地理标志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规则研究,助力相关领域创新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更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