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话振兴策①: 振兴路上,如何写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南报网 2023-03-17 14:58:05

编者按: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如何激活“一池春水”?从今天起,扬子晚报推出“新年新话振兴策”系列访谈报道,每期围绕一个乡村振兴领域的焦点话题,多方采访基层干部、知名专家和职能部门,以问题为导向,以对话为形式,在实践之问和理性之思的交流碰撞中,合力寻求“振兴之策”。


(相关资料图)

【本期关键词】

土特产 金名片

【本期嘉宾】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徐志明

扬州市广陵区沿江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沙头镇党委书记 童忠

泰州市靖江市马桥镇党委书记 刘矛

展望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有三个字必将被反复提起,成为关联三农领域的年度热词,不断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和价值,那就是“土特产”。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2月1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三篇文章;最新出台的中央和江苏省委“一号文件”中,也分别对此作出了进一步部署。

为何从中央到省市,都如此强调“土特产”的重要性?把这篇“大文章”写好,又迫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来自基层和研究机构的三位嘉宾。

小特产的大意义:集聚资源,富民增收

记者:土特产是如何定义的?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它就是指农产品,为何说它能做成一篇“大文章”,对于乡村振兴有何重要意义?

徐志明:关于土特产的定义,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曾经给过解释: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产品。这三个字,每一个字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分别对应着乡土资源、特色产品和产业链条。

之所以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做好“土特产”三字文章,是因为它关联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一方面,它能起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质效的作用,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土特产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还顺应了消费结构多元化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

刘矛:做好“土特产”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可以吸引更多经营主体、科技人才、社会资本等资源向乡村聚集,探索探路农产品全链条延伸,推动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不断健全,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缩短城乡差距,从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童忠:吸引更多资源向乡村聚集后,后面还有更多的“文章”可做,一系列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都可以跟上来。可以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经营收入,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还可以依托闲置房屋发展农村电商、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土”和“特”是地方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在土特产的定义中,一直在强调特色二字。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如何才能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出特色产品?

徐志明:地方政府一定要立足实际,依托本地特色资源来打造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在充分挖掘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好特色产业发展规划;二是扶持特色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一个由小到大不断壮大的过程。其中的经营能人、规模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要发现经营能人,对于贡献较大的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适度的政策扶持;三是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政策扶持。地方政府要在土地、资金、人才、技术、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扶持,解决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在发展“土特产”过程中解决不了的问题。

记者:两位书记都来自具有较好自然资源禀赋的乡镇,能否介绍一下你们都有哪些特色产品?

童忠: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我们沙头镇南临长江,西依京杭大运河,北枕淮河入江水道,三水环绕、物产富饶,是国家级长江四大家鱼原种场和扬州市民的“菜篮子”,年繁育种鱼苗15亿尾,生产各类优质蔬菜超12万吨。

做出特色产品,就要因地制宜找准路子。近年来,我们依托镇属国有公司——广沙农业,以“润沙心品”区域公共品牌为核心,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业品牌。比如院士基地大米、沙头8424西瓜、淡水澳龙、沙头草莓等,我们的绿壳鸡蛋还成为了国家地理标识的农产品代表。

刘矛:说到“土”和“特”,意味着一定要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我们马桥这方面的代表就是香沙芋。马桥香沙芋淀粉含量颇高,嚼起来既糯且沙、粉而不黏,入口奇香、回味绵长。这种独特口感,源于马桥的沙质土壤,不仅透气性强,且疏密得宜。从2012年取得泰州首张“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到2021年入选江苏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香沙芋已经成为了我们马桥土特农业的“金字招牌”。

从产品到产业,要引入工业化思维

记者:刚才我们谈到,土特产的重要意义在于推动产业振兴。那么,该如何实现从产品到产业的转变?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刘矛:我们发现,农业产业要长足发展,与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样,都离不开产业链条、人才科技的支撑。因此,我们引入了工业化理念来打造农业。就以我们的草莓产业举例来说吧,我们通过打造以草莓为核心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加速三产协同发展:

一产聚焦人才赋能。携手江苏省农科院,升级“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平台,主动探索脱毒种苗组培产业,试点抗病基因发掘、农产品保鲜等关键技术应用,率先建设草莓种苗繁育基地15亩,全年良种繁育可达百万株。二产聚焦强强联合。成立“红领金帆”产业联盟,与兴化联富、飘零大叔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建成草莓深加工观光工厂,开发了10余种草莓系列产品,并积极打通乳制品、果干制品等上游企业供货渠道,迈出产业孵化实质性步伐。三产聚焦功能优化。与新南洋等达成草莓产业农资统供合作意向,并依托特色田园乡村项目,在草莓种植核心区,打造了泰州首个以草莓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田园乡村,进一步推动农文体融合发展。

从2015年起,马桥镇接续引进草莓种植项目,到2017年形成规模种植效益,再到连续数年举办“樱花草莓节”……马桥草莓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产业全链条。

童忠:一是建设农业园区,牵住乡村产业振兴的“牛鼻子”。我们高标准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和省级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成为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流向沙头的重要载体。先后与扬州大学、扬州市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合作,建成扬州大学现代园艺科技创新中心、张洪程院士水稻创新基地、南农大产业研究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广陵分中心。先后建成农产品基地1.2万亩,各类种植大棚6800余亩,“菜篮子”年保供量近12万吨,年繁供草莓种苗5000万株、各类蔬果优质种苗1亿余株,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同时,还辐射到省内多个城市。

二是探索农旅融合,闯出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土特产”不仅包括农产品、工艺品等物质实体,也包括了观光旅游、民风民俗等文化领域,两者都蕴藏着产业振兴的密码。近年来,我们以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全力打造“三水田园”扬州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连续举办草莓季、西瓜节、农民丰收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全年吸引游客3万人次以上。

徐志明:听了二位书记的介绍,可总结为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加快产业链延伸。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餐饮服务业等,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二是加快科技进步步伐。加大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合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升土特产生产经营的技术含量。三是加快构建现代营销渠道。传统的地摊式销售,销售半径十分有限。要善于运用现代销售方式销售产品,如加大网络营销;与超市、厂商直接对接。四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建立地方公用品牌,提升土特产知名度,扩大销售规模,增加土特产经济价值。

做好“大文章”,还有多重问题待解决

记者:近年来,江苏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涌现出一批成功实践。但我们也看到,还有许多地方的农产品未能“擦亮金名片”。您觉得,在实践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要打通哪些方面的堵点、痛点?

童忠: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特色农业发展增效难。很多地区片面追求特色农业的规模扩展,伴随着有限的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导致部分地区特色农业进入“内卷化”陷阱的发展状态,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特色产业发展没有效益与竞争力。

二是特色农业发展未实现有效促进农户增收。由于特色农业发展对市场依赖性更强,有更高技术与投入要求,小规模农户在参与特色农业过程中有较高的市场风险,还有可能被边缘化,同时,农业的升值空间在生产的后端,而农户仅停留在产业链的前端,其增收空间非常有限。

三是特色农业政策支持难问题。从农业政策来看,目前对常规农业的政策相对较多,但对特色农业的政策支持相对欠缺,政策支持体系并不完善。从农业政策的使用方向来看,现有政策主要集中在粮、棉、油、糖、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上,强调初级产品稳产保供,特色农业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较大,对风险管理工具具有强依赖性,但这方面的政策支持还存在供给不足。

徐志明:普遍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几点。一是规模小。地方政府对当地特色资源挖掘不足,生产上小而散,特色产品没有形成特色产业。二是缺少品牌。虽然有一定规模,但不重视品牌建设,知名度不高,营销渠道不畅,特色农产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三是存在假冒伪劣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大大打击了“土特产”生产者的积极性,降低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记者:刚才二位谈了很多共性问题,请刘书记再结合你们的实际工作,谈谈面临哪些问题?

刘矛:我认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实现绿色认证。现在绿色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长迅猛。但是,目前大部分农业合作社缺乏绿色农业理念,难以主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导致在激烈的市场中缺乏知名度、竞争力。例如,在所有水果里面,草莓食品安全是让人比较担心的果品之一,主要由于草莓在生产中农药残留相对比较难控制,如果生产资料不统一、种植监管不严格,想要达到统一品质,几乎不可能。面对以上情况,打通堵点痛点,就必须在推行绿色生产模式、创新农业绿色技术上下功夫。

走出特色农业发展困境,需要有效赋能

记者:看来,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有共性问题,也有具体难题,需要从更宏观的层面给出解决方案,各位对此有什么建议?

徐志明:一是加大用地扶持。用地困难是农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这在苏南发达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5%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规模小、知名度低,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必要的资金扶持十分必要。对从事土特产经营的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实行财政和税收扶持。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政策性保险和家庭农场综合保险。三是加大信贷扶持。农户普遍经营规模小、缺乏抵押物。开发更多适合农户生产经营的信贷产品。四是增强执法检查。加大防伪技术的开发,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刘矛:政府要加强绿色农产品认证引导,同步加强绿色农产品市场建设,打通绿色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让生产出来的绿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双赢”;另一方面,属地政府要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将绿色农产品全部纳入追溯管理,并对遵守绿色食品标准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更多政策倾斜,增加其绿色生产原动力。

童忠:要破解特色农业发展困境,关键要对特色农业进行有效赋能。一是通过数字赋能,提高农户的市场参与能力与机会。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推进小规模农户特色农业进入市场的机会均等。另一方面,运用数字技术,及时掌握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推进数据共享发展,进而实现精准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特色农业发展的市场风险。二是通过品牌赋能提质增效。由于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特色农业要走出困境,需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片,打造市场认可的名特新优产品。三是通过政策赋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强化规划引导和产业指导。研究编制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特色产业实施方案,发布“土特产”目录,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加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支持力度,打造全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乡村特色产业。对于空间规划、设施用地、建设用地需求给与倾斜支持。

策划:张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崔洪曙 陈咏 王塞塞

新年新话振兴策①: 振兴路上,如何写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

2023-03-17

cad添加eps打印机设置_cad添加eps打印机

2023-03-17

为科幻文艺提供科学支撑

2023-03-17

弯头弯曲半径对照表倍数_弯头的弯曲半径对照表_今日看点

2023-03-17

PD-1抑制剂板块3月16日跌0.83%,神州细胞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18亿元_天天视点

2023-03-17

中医中的四诊分别是_中医中的四诊是什么

2023-03-16

环球新消息丨寒武纪(688256.SH)股东古生代创投与国投创业基金拟合计减持不超3.34%股份

2023-03-16

tenga哪个好_tenga_环球热议

2023-03-16

全球新资讯:阿尔特塔:热苏斯回归影响积极 比赛不会做大轮换

2023-03-16

菱角怎么去壳视频_菱角怎么去壳_环球关注

2023-03-16

讲述福州|乡村振兴东风劲 企兴民富阔步行

2023-03-16

观焦点: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新加坡大满贯赛:混双决赛今日上演中日对决

2023-03-16

人体免疫球蛋白针是干什么的_什么是人体免疫球蛋白|环球热推荐

2023-03-16

杭州租车公司_杭州租车公司哪家好

2023-03-16

失业金是打到银行卡还是社保卡 领取失业金期间医保怎么处理

2023-03-15

恒星业务_恒星代理

2023-03-15

海螺水泥(00914.HK)3月15日收盘涨1.95%,主力资金净流入4065.96万港元

2023-03-15

中汽协: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稳定增长-热议

2023-03-15

环球今日报丨打工几年就能买北京四合院?新剧《心想事成》开播引热议

2023-03-15

白宫:正研究美军无人机事件图像,以明确“是否有可发布画面”

202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