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蒋璟璟
针对网曝“泰安高铁站近9成都是按摩椅”,铁路部门近期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各地火车站举一反三,认真查摆整改问题,确保多功能候车座椅(按摩座椅)状态良好、经营规范,最大限度为旅客候车提供普惠性和差异化优质服务。铁路部门要求对设置多功能候车座椅的车站,必须确保候车区域旅客候车座椅总数不减少,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并在各候车区分散均衡设置,不得影响旅客候车、通行。(澎湃新闻)
高铁站等场所因其带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属性,理论上,对“共享按摩椅”的部署,理当更稳妥审慎才是。然而从现实来看,某些高铁站在这块业务上的布局,比电影院等还要激进得多。如此这般,自然招致了巨大的争议。
一度被置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泰安高铁站,最初被指近9成都是按摩椅,尽管后来有员工出面澄清:“共有各类座椅1488个,普通座椅558个、按摩椅930个”,可即便如此,按摩椅的比例之高,依旧让人咋舌。相比于绝对数量,在泰安站等高铁站,按摩椅对于优势位置、必经动线的大片占据,构成了某种强势的而直接的视觉冲击和心理震撼。满眼望去都是按摩椅,普通座椅难得一见。在此场景下,候车乘客看起来“别无选择”,很容易产生被胁迫、被冒犯的观感。
高铁站内的共享按摩椅,不受乘客待见,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为了诱导付费使用,很多按摩椅都会有意隐去“免费就座、扫码按摩”之类提示,候车的乘客不明就里,往往就心生犹疑、望而却步了;此外,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是,如果不使用按摩功能,被椅背处的按摩零件“顶得慌”,坐上去确实很不舒服;而最为人诟病的,或许还是卫生性方面的疑问。相比于普通座椅简素、镂空设计所带来的整洁印象,包裹感更强、勾缝更多更深的按摩座椅,清洁实难有保障。
作为高铁站增值服务、拓展营收的新尝试,共享按摩进候车室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性质,既无先例也无规矩。而今,随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与之相关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性细则,迅速落地。铁路部门的新规专门提及,“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定期开展用电安全检查、卫生保洁和消杀灭等工作,确保多功能候车座椅作用状态良好”。凡此种种,直指痛点、有的放矢,这对于切实维护乘客选择权和消费体验,有着重要意义。
在任何时候,以挤压性、排他性的服务供给来逼人就范,都不是好的商业模式。拿“进场费”砸钱开路,以空降之姿疯狂攻城略地的共享按摩椅,终于在铁路系统遭遇了阻击——这与其说是市场拓展的挫败,不如说是正派营商观的觉醒,是消费者主权的反戈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