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降息”,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
8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先是调降公开市场逆回购(OMO)操作利率10个基点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5个基点,随后又将三个品种的常备借贷便利利率(SLF)下调10个基点。此次超出预期的“降息”,意在引导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
(资料图片)
MLF的“降息”往往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市场人士普遍预计,随着MLF利率下调,接下来LPR报价或将进一步下行。此外,政策性“降息”后,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存款利率的下调。
当下,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加剧,银行负债成本“不降反升”。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一帆认为,存款作为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深刻影响到银行的成本以及资产负债管理。近期,LPR整体呈现稳中有降趋势,而存款增长与定期化趋势给银行负债端的存款成本管控和净息差空间稳定带来挑战。
“当前净息差水平逼仄,截至2023年6月银行总体净息差水平在1.74%附近,已经触及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于净息差的监管红线(不低于1.8%),这也使得银行通过压缩息差以让利实体经济的路径受阻。”华创证券固收周冠南团队在研报中表示。
也有声音发出质疑,近期已经出现存款“搬家”现象,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还有必要吗?最新出炉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7月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少增1.17万亿元。但业内普遍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实体经济需求依旧不足,贷款投放要保持“应放尽放”,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仍有必要性。
“本次加大MLF利率下调幅度,可能预示未来LPR将进行同向调降,这将推动银行进一步降低资产端贷款利率水平,一定程度加大净息差压力。预计银行会在未来持续优化负债端成本管理,适时调整存款利率,维持净息差空间在合理水平。”李一帆表示。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认为,如果后续LPR报价同幅度调降15个基点,可能损害银行净息差,因此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的可能性亦有所增加。
“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或将开启。”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利率将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市场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的下调,将有效缓解银行净息差下行压力,持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推动银行较快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去年4月以来,存款利率已历经多轮调降。目前,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均已降至3%以下,大额存单更是“一单难求”,前期存款利率较高的中小银行也陆续加入下调阵营。
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更多在于提振实体经济。近期,政策层面频频释放利好信号,也反映出存款利率的下一步走向。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下半年将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居民信贷利率稳中有降。
“对于货币政策的实施,要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也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