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史研究馆、何梁何利基金会、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在敦煌研究院共同举办“‘樊锦诗星’命名 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谈会”。据悉,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为梵锦诗颁发了“樊锦诗星”命名证书并赠送“樊锦诗星”运行资料。同时,樊锦诗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这是继5月4日樊锦诗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用以建立“樊锦诗教育基金”,支持北大敦煌学的研究后的又一次捐赠。两次捐赠资金均来自于樊锦诗获得的“吕志和-正能量奖”奖金(2000万港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港币)并加上其多年积蓄。
工作时,樊锦诗每年都会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1万元,捐给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坚持近三十年;每次获奖的奖杯、奖章与奖金也都交给敦煌研究院。2014年,樊锦诗退休,她又把公积金账户里存的45万元一次性捐出。
(资料图片)
“敦煌塑造、成就了我,没有敦煌也没有我的今天。各项殊荣远远超出对我个人的表彰,荣誉应该属于敦煌研究院、属于甘肃省、属于中国文物界。”樊锦诗说,“服务敦煌是我终生的夙愿。”60年一甲子,从青葱少女到耄耋老人,现年85岁的梵锦诗把人生中的大半时光,都留在了敦煌,献给了敦煌。
2020年,樊锦诗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在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的推荐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申请下,国际天文联合会(IAU)于2021年5月14日正式批准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
“381323”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据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的解读,樊锦诗是1938年出生的江南女子,“1”辈子用心守护敦煌石窟,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担任敦煌研究院第“3”任院长,横跨自然与人文科学“2”大领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3”个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381323”所对应的正式樊锦诗在自然人文等诸多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
60年来,樊锦诗在为敦煌的考古研究创下了丰功伟绩,不仅在敦煌石窟考古和文化遗产管理方面取得了重大学术成就,而且率领莫高窟人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有效管理利用方面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促使敦煌石窟保护从抢救性阶段迈向科学保护新阶段,敦煌学研究从奋起直追国外到如今的硕果累累。
60年前,我国近代考古学奠基人之一的苏秉琦的一句嘱托,让那个即将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学生樊锦诗铭记至今,始终践行。“做好莫高窟的考古报告,就像研究历史必看二十四史,研究石窟也必看考古报告”。在73岁那年,她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份正规的石窟寺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的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共780页,仅单册就是无法一手拿起的厚重分量。在她的带领下,敦煌莫高窟成为首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
岁月的磨砺给予她满头银发,西北的大风吹不倒她的脊梁。60年间,她默默守护着敦煌,不改初心,不畏艰险,将“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贯彻到底。而今,也有了一颗以她名字命名的“樊锦诗星”在距离我们4亿多千米的地方静静地守望着地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薛雅文(实习)
图源:新华社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