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
" 过去我们谈技术、人工智能,往往存在敌对、戒备、不服气,要与机器一比高下。随着多年来人机交互以后,特别是 ChatGPT 发展迅猛后,人类‘学乖’了,不再那么自信,但获得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信。" 近日," 文学孵化与 ChatGPT 研讨会 "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认为," 另一种自信 " 就是调节心态,能够很快更新知识体系。
研讨会现场,近 30 位作家学者展开热议。业内认为,与其讨论文学创作是否会被 ChatGPT 取代,不如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作为辅助工具。"ChatGPT 是非常优秀的游戏性作家,通过海量阅读,它在文学形式的把握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生借用斯宾诺莎的话形容 ChatGPT 的定位 " 我们打开窗户,点燃一盏灯。" 他指出,作家对形式的依赖其实远超想象,这个形式不是简单理解的叙事,也包括人物设置等整套范式,个体作家掌握的形式是有限的,ChatGPT 可大大提高把握形式的能力,提供框架性的建议。
" 有声音认为文学本来就自带 AI 属性,也有模仿、抄袭、拼贴,是大数据模型训练的结果,只是我们可能不自知而已。"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认为,当下读者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被动的,被作者喂养控制的单线程线性文学,以网络文学为例,读者评论已经影响作者的创作。他认为 AI 有朝一日一定会 " 觉醒 ",AI 时代为语言提供了更大空间,挑战和希望并存," 越有人文精神的人,越要积极投入到新技术中。它会倒逼我们重新去看什么是独创、什么是拼贴、什么是模仿,从而诞生新的看法。"
" 小说第五、六节中若干词句和情节发展在人工智能中文预训练模型辅助下完成。" ——几年前作家小白参与用 ChatGPT2 辅助写作的项目,小说《" 发挥你无限的潜能 "》写到作家为写好故事参与一系列大脑与神经系统手术,最后成为 " 机器智能 "。小白发现,迭代升级过的 GPT 绝对可以成为辅助写作的工具," 人类写作不仅仅是遵循规则和结构,也涉及大量创新和个人表达。但 GPT4 已经可以推理出上下文环境中没有提到的事情,并学会对它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空间变化做出推测。同时,它似乎具备了对人类写作而言极其重要的心智理论能力,能推测特定情境中不同人的想法、观点、情感变化,甚至能推测多层意向性、可能性,GPT4 甚至懂得如何反讽,能够通过语言表达来模拟人类情感。"
在小白看来,人工智能带来的更迫近的命题,已经不是担心 " 是否取代 ",而是变成人类 " 如何驯化 ",我们自己如何与模型共同进步。
" 你有多厉害,ChatGPT 就有多厉害。"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看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创,内容输出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提问的能力。" 这意味着艺术院校学生如果想真正用好 Midjourney、ChatGPT,光懂技术是不够的,同样要继承很多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他提议开设一门课程——和 ChatGPT 一起创作,未来人机互动沟通,用机器辅助创作的技能非常重要,掌握它的逻辑,为我所用。
邓建国谈到,ChatGPT 或能激发人类新的浪漫主义运动。" 沃特 · 翁认为,文字、手抄和印刷术等技术的存在,让浪漫主义运动的出现成为可能。同样,ChatGPT 高效生成各种模式化文字,从而让人类腾出脑力来从事更多创造性工作。"
" 在辅助性写作上,AI 对人物、景物、场景等的描写已经很强大,但写故事的能力目前还不足以‘威胁’人类写作者。" 上海网络作协会长血红观察到,不少人习惯拿着手机进行人机交流,被动吸收画面、音乐、视频," 如果一味倚赖机器,不诉说阐述自己的想法、不进行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交流变得 AI 化,这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情境。"
"ChatGPT 的诞生不仅是技术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很多人已经开始了 ChatGPT 游戏式的文学尝试,它将带来里程碑式科技革命。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文学的位置在哪里?文学孵化何以进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 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表示,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孵化,都无法回避技术革命带来的时代之问、当下之问,更需要有 " 融汇古今,联通中外 " 新思路、新探索,新做法,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作者:许旸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王筱丽
*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