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苗族的俗语“芦笙不吹响、谷子不发秧;芦笙一吹响,脚痒手也痒”。一语道尽了芦笙在苗族人民心中的地位。苗族人民往往会通过芦笙来表达喜怒哀乐、儿女情长。因此芦笙被誉为打开苗族心灵的钥匙,是苗族精神文化的主心骨。
苗族芦笙起源于春秋时期,是苗族先民用竹子和犀牛角制作而成的一种特殊乐器。一开始是用作祭祀乐器,在祭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苗族芦笙逐渐演化成了一种乐队演奏的乐器,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昭通大关的苗族同胞,以丰富多彩的芦笙文化而著称。他们不仅发展出了多种精湛的芦笙制作技艺,还将技艺与芦笙舞、芦笙调相融合,形成了一个相互交织的芦笙音乐文化生态圈。
芦笙的形象也非常独特,它由笛管、喉口、风箱、笛盘、水箱等部分组成,外形像是一根长长的竹子,却能发出令人陶醉的声音。制作好的芦笙,曲调悠扬,婉转动听,奏出的旋律有着独特的苗族风格,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办丧庆喜必不可少的乐器,每当芦笙响起,空气中弥漫的是苗家儿女热烈的芦笙情。
苗族人常常把芦笙比作“苗族的魂”,因为它代表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重和对自然的顺应,更代表了苗族人民勤劳、坚韧、自立、勇敢的精神特质。
发展到现在,苗族芦笙不只是使用在祭祀、节日、婚嫁等传统场合中,还被用在各种现代类型的音乐演出中,受到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苗族芦笙,是苗族文化的浓缩与传承,也是昭通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传承。在这个喧嚣的时代,它依然燃烧着苗族人民内心的文化思维和音乐热情,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以上图文内容由香道滇进行整理,香道滇致力于全国优选地标文化特产领域,以“寻地标文化特产,逛香道滇”为核心。用户通过香道滇能感受全国特色美食,探索有趣有味的地方文化特产。
免责声明:图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