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周丽梅 实习生 罗湘
在成都,以外语特色闻名的学校很多,但同时能开8门小语种课程,周课时达到6节的公办学校,在川内仅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都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二外成都附中)一所。
英语小班教学、8门小语种免费学,外语特色是北二外成都附中一张亮眼的名片;进校便面临多语种选科,生涯规划的起点在这所学校提前到了小学四年级;每天课前三分钟脱稿演讲、每学期每位同学有六次上台表达自我的机会,“自信、善表达”在学生身上得到充分体现……
(资料图片)
建校仅四年多,北二外成都附中为何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成都最受家长关注的学校”之一?面对新高考,外语特色如何与新高考有效衔接?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近日,封面新闻采访了该校校长何光友。
生涯规划的起点
在这所学校被提前到小学四年级
新高考改革倒逼生涯规划前置,中学强化生涯教育势在必行。但在北二外成都附中,生涯教育的起点提前到了小学四年级。
据何光友介绍,学生入校后,学校会给每位学生提供三门多语种课程试听的机会,先了解这门语言背后的政治文化、风俗、大学、专业等。“多语种选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出发,还是基于未来大学专业选择的需要,亦或是选择在国内或国外学习的规划,实际上这就是生涯规划的起点。”
如何进行生涯规划?何光友建议首先要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志向,结合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家庭期望等多方面考虑;其次,同学们也应该提前对高校招生、人才选拔方式、专业限制等要求有大致的了解;最后,同学们应该提前了解就读学校的优势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计划。
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质
新高考改革明确提出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中学的教学重担。
“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从“善于做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呢?何光友介绍,首先,学校开设了自信学堂。为培养“阳光自信善表达”的国际化人才,学校设立了演讲课程。将每节课前的三分钟留给学生,进行轮流的脱稿演讲。除此之外,还进行了以年级为单位的错峰升旗仪式,每一个较大的场合,都为学生提供了演讲的机会。“一年之内,每位同学有近六次站上舞台表达自我的机会,三年的学习生活,就会有近20次脱稿演讲的机会。”
其次,学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每天3-4节自习课,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最后,学校通过小初高贯通式培养,让学生进行自我选择、自主尝试,在课程的选择和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试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发展方向。为此,北二外成都附中开设的长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出路。多语种可以作为一个长板,未来以多语种参加高考或升国外大学;对于高阶思维发展较快的学生,基于兴趣和文化水平,可以将学科竞赛作为发展长板;英语本身就优秀的学生,可以将英语作为发展长板,在初中和高中都可进行雅思课程的学习;艺体方面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将艺体作为长板,确定为学习和发展的方向。
培养国际视野的人才
让工薪子弟站上国际舞台
“让工薪子弟站上国际舞台”,这是何光友创办北二外成都附中的初衷。“有见识、爱中国、懂世界”,这三个宝贵特质,是何光友对站上国际舞台的学子寄予的美好期望。
为了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学校一方面开展了三大课程:国际理解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尊重、借鉴外国文化;“熊猫走世界”课程,将成都天府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讲给国外的孩子们听;中外共建人文课程,为学生提供更生动的语言学习情境。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话剧演出、模拟联合国等各类综合课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国际视野。
“中华民族有着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会将中国文化根植于各类课程。”何光友强调,北二外成都附中每个学子梦想的起点是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即使今后走出国门了,也是为中国而站立世界中央。引导学生开拓国际视野,厚植家国情怀,不管走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要肩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和担当。
作为一名普通农村家庭走出来的教育者,何光友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有登上国际舞台的梦想,也有着不俗的实力。办一所学校,有着高质量的外语教学条件,能够帮助工薪家庭的孩子登上国际舞台,绽放自己的魅力,是他的美好愿景。